心情點滴|初為人母的角色轉變、重新認識自己的學習歷程
每次看到 Ant family 的分享我都很有感觸
可能因為我也是付出型的女生
雖然某方面大而化之
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會把身邊的人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放在心上
可以用很快的速度的適應各種朋友圈
或團體的自己就像是變色龍,
(好像有個測驗可以測出
自己在職場社交圈是什麼動物,我無疑就是變色龍)
因為付出或被需要這件事,
很容易把時間填滿
也伴隨了自己很有餘裕的成就感
漸漸地也成為了許多人
自我價值判定的來源,但這件事,
需要很深入很深入的去提問及剖析,
才會一步步發現,至少我自己就是。
成熟的女性勢必扮演各種角色
大部分的時候,
我其實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且因為什麼都可以做,
就更不想破壞身邊任何人的信任
什麼又想做到很好。
對於女性、對於母親、對於女兒、對於媳婦
我其實瞭解這個社會期待什麼,
也明白現在的價值觀會稱讚怎麼樣的人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排時間健身也會分配好家務
照顧好小孩生理需求之餘,
也喜歡研究育兒書籍
與地方媽媽們交流各種教養觀念外
也會要求自己精進各種工作上的專業知識,
陌生人對我來說也只是還不認識的新朋友,
不懂的人事物可能很多,
但相信只要花時間學習就能上手。
這樣的生活模式久了,
可能因為順利達成了許多目標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但只要對方沒有給出自己期待的感謝,
或是背負的期待越來越理所當然
若很多事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想要,
隨著時間流逝,就會心生委屈。
有時我會羨慕凡是先想到自己,
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但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人
可能也帶有某種程度的自私吧。
第二個母親節
提前安排公婆的相聚跟自己爸媽的出遊
這週也回去探望
照料我長大的外婆、小舅媽和表哥大家
到家之後哄睡小孩完的的九點半
就和其他好友媽媽們相聚在家旁的酒吧
暢飲大聊到凌晨,雖然準備二胎的
跟還在餵奶的媽媽們是喝無酒精飲料
但我們都好快樂、好自由,
可以坦誠地面對自己的渴望、想法
和內心的需求。
承擔著這小小生命每一天的責任,雖然重
但也帶來滿滿的快樂。
看著啾啾小寶貝,奔跑過來撒嬌討抱抱
搶著要幫我搓背、拿著梳子要幫我綁頭髮
每次出門都會自發性準備我跟她爸的鞋子
就覺得好可愛,融進心坎裡的可愛
時時喚醒自己本來的樣子
符合很多期待人的樣子
去努力平衡工作、家庭與生活
可能還是會因為把妳照養得很好
而獲得成就感
但我會好好提醒自己本來的樣子
跟把投入在妳身上的心力
也好好分散一些聚焦在自己身上
好好照顧其實也是孩子的我
也可以說,照顧好自己
也是照顧孩子的一部分。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寫的詩《On Childre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源於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可以陪伴你,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你的愛,
You are the bow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你好比一把弓,
上帝/如來/弓箭手看見遠方的箭靶
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
期望能將箭射得又快又遠
欣然屈服於祂的手中吧
因為祂既愛那飛馳的箭,
謝謝生命的到來,
讓我從付出裡學會愛
謝謝妳的到來,
讓我可以學習成為更成熟
不再由外建立價值感,
不再以外在的標準來評價
也更加誠實地去面對
已盡力成為一位母親的自己。
留言
張貼留言